食疗本草

孟诜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目录
001 盐 002 石燕 003 黄精 004 甘菊〈平〉 005 天门冬 006 地黄〈微寒〉 007 薯蓣(山药) 008 白蒿〈寒〉 009 决明子〈平〉 010 生姜〈温〉 011 苍耳〈温〉 012 葛根 013 栝蒌(瓜蒌) 014 燕子(通草)〈平〉 015 百合〈平〉 016 艾叶 017 蓟菜(小蓟) 018 恶食(牛蒡) 019 海藻 020 昆布 021 紫菜 022 船底苔 023 干苔 024 香(小茴香) 025 荠 026 酱〈温〉 027 青蒿(草蒿)〈寒〉 028 菌子〈寒〉 032 竹(蓄) 033 甘蕉 034 蛇莓 035 苦〈微寒〉 036 槐实 037 枸杞〈寒〉 038 榆荚〈平〉 039 酸枣〈平〉 040 木耳〈寒〉 041 桑 042 竹 043 吴茱萸〈温〉 044 (食茱萸)〈温〉 045 槟榔 046 栀子 047 芜荑〈平〉 048 茗(茶) 049 蜀椒·秦椒〈温〉 050 蔓椒 051 椿〈温〉 052 樗 053 郁李仁 054 胡椒 055 橡实 056 鼠李〈微寒〉 057 枳 058 (榧)子〈平〉 059 藕〈寒〉 060 莲子〈寒〉 061 橘〈温〉 062 柚 063 橙〈温〉 064 干枣〈温〉 065 软枣〈平〉 066 蒲桃(葡萄)〈平〉 067 栗子 068 覆盆子〈平〉 069 芰实(菱实)〈平〉 070 鸡头子(芡实)〈寒〉 071 梅实(乌梅) 072 木瓜〈温〉 073 楂子〈平〉 074 柿〈寒〉 075 芋〈平〉 076 茨(乌芋、荸荠)〈冷〉 077 茨菰(慈姑) 078 枇杷〈温〉 079 荔枝〈微温〉 080 柑子(乳柑子)〈寒〉 081 甘蔗 082 石蜜(乳糖)〈寒〉 083 沙糖〈寒〉 084 桃人(仁)〈温〉 085 樱桃〈热〉 086 杏〈热〉 087 石榴〈温〉 088 梨〈寒〉 089 林檎〈温〉 090 李〈平〉 091 羊(杨)梅〈温〉 092 胡桃〈平〉 093 藤梨(猕猴桃)〈寒〉 094 奈 095 橄(橄榄) 096 麝香 097 熊 098 牛 099 牛乳〈寒〉 100 羊 101 羊乳 102 酥〈寒〉 103 酪〈寒〉 104 醍醐〈平〉 105 乳腐 106 马 107 鹿 108 黄明胶(白胶) 109 犀角 110 犬(狗) 111 (羚)羊 112 虎 113 兔 114 狸 115 (獐) 116 豹 117 猪(豚) 118 麋 119 驴 120 狐 121 獭 122 ?? 123 野猪 124 豺〈寒〉 125 鸡 126 鹅 127 野鸭、鸭 128 鹧鸪 129 雁 130 雀 131 山鸡、野鸡(雉) 132 鹑〈温〉 133 鸱 134 鸲鹆肉(八哥)〈寒〉 135 慈鸦 136 鸳鸯 137 蜜〈微温〉 138 牡蛎 139 龟甲〈温〉 140 魁蛤〈寒〉 141 鳢鱼(蠡鱼) 142 鱼(鱼)、(鱼) 143 鲫鱼 144 鳝鱼(黄鳝) 145 鲤鱼 146 鲟鱼 147 ? 148 鳖 149 蟹 150 乌贼鱼 151 鳗鲡鱼 152 鼍(鱼) 153 鼋〈微温〉 154 鲛鱼〈平〉 155 白鱼 156 鳜鱼〈平〉 157 青鱼 158 石首鱼(黄花鱼) 159 嘉鱼〈微温〉 160 鲈鱼〈平〉 161 鲎〈平〉 162 时鱼(鲥鱼)〈平〉 163 黄赖鱼(黄颡鱼) 164 比目鱼〈平〉 165 鲚鱼 166 鱼(河豚) 167 鱼〈平〉 168 黄鱼(鱼)〈平〉 169 鲂鱼 170 牡鼠(鼠) 171 蚌(蚌蛤)〈大寒〉 172 车螯 173 蚶〈温〉 174 蛏 175 淡菜〈温〉 176 虾〈平〉 177 蚺蛇 178 蛇蜕皮 179 蝮蛇 180 田螺〈大寒〉 181 海月〈平〉 182 胡麻 183 白油麻 184 麻(麻子)〈微寒〉 185 饴糖 186 大豆〈平〉 187 薏苡仁〈平〉 188 赤小豆 189 青小豆〈寒〉 190 酒 191 粟米 192 秫米 193 麦 194 粳米〈平〉 195 青粱米 196 白粱米 197 黍米〈寒〉 198 稷 199 小麦〈平〉 200 大麦 201 曲 202 荞麦〈寒〉 203 稷 204 小麦〈平〉 205 大麦 206 曲 207 荞麦〈寒〉 208 豆(扁豆)〈微寒〉 209 豉 210 绿豆(绿豆)〈平〉 211 白豆 212 醋(酢酒) 213 糯米〈寒〉 214 酱 215 葵(冬葵)〈冷〉 216 苋(苋菜) 217 胡荽〈平〉 218 邪蒿 219 同蒿〈平〉 220 罗勒 221 石胡荽〈寒〉 222 蔓菁(芜菁)〈温〉 223 冬瓜〈寒〉 224 濮瓜 225 甜瓜〈寒〉 226 胡瓜〈寒〉 227 (胡瓜) 228 越瓜〈寒〉 229 芥 230 萝卜(莱菔)〈冷〉 231 菘菜〈温〉 232 荏子 233 龙葵 234 苜蓿 235 荠 236 蕨〈寒〉 237 翘摇(小巢菜) 238 蓼子(蓼实) 239 葱〈温〉 240 韭 241 薤 242 荆芥(假苏)〈温〉 243 菜 244 紫苏 245 鸡苏(水苏) 246 香(香薷)〈温〉 247 薄荷〈平〉 248 秦荻梨 249 瓠子〈冷〉 250 大蒜(葫)〈热〉 251 小蒜(蒜) 252 胡葱〈平〉 253 菜? 254 水芹〈寒〉 255 马齿苋 256 落苏(茄子)〈平〉 257 蘩蒌 258 (鸡肠草)〈温〉 259 白苣〈寒〉 260 落葵 261 堇菜 262 蕺菜(鱼腥草)〈温〉 263 马芹子 264 芸苔(油菜) 265 雍菜 266 菠(菠菜) 267 苦 268 鹿角菜 269 (红菜头) 270 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