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诗词大全
普济寺用恭行巳上人韵
偶从灵峰来,遂作双峰游。双峰何双双,俯映耶溪流。
炎天正埃郁,欲往安所投。喜见农事成,粳稻满中丘。
步入古寺门,信美无与俦。渌池对径路,水木自深幽。
飞萝昌松柏,上有猿与候。登楼散烦热,坐挹山绸缪。
更爱山下泉,泠泠泄阴沟。青苔閟脩竹,竟日凉风留。
披轩眺西崖,焕若丹霞浮。神剑去安之,起望空斗牛。
沉思终永夜,月白银潢秋。
连江陈子晟师古齐诗 其一
庠麟踣鲁薮,王道遂湮沦。秦坑扇灰遂,六籍失其真。
茫茫穹壤间,谈舌纷轮囷。鵋䳢指为鸾,杞梓斯为薪。
所以尚志士,慷慨思古人。造行拟渊骞,吐辞追孟荀。
不羡季氏富,而甘原宪贫。不荣桃李容,而效西施颦。
临川玩清澜,味道剧淳珍。谁云泰岱高,布武期必臻。
谁谓江汉永,利涉由通津。有为亦若是,此语非徒申。
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其一
少小慕曾闵,穷阎兀幽栖。丘园贲嘉兀,通籍厕金闺。
握笔事空言,块焉愧梁鹈。不如属櫜鞬,结束习鼓鼙。
庙算出帷幄,白目收虹蜺。剑光帖沧溟,旗尾县鲸鲵。
振旅还大藩,歌舞安旄倪。拂衣不受赏,长揖归蒿藜。
松风阁记
上篇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出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出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出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出,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出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盖松之为出,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出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
下篇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