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大全

上韩持国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嵔藟,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荷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

白发长嫌岁月侵,病眸兼怕酒杯深。
病屏老宿闲相过,东阁郎君懒重寻。
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道林。
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
笙歌丛里抽身出,云水光中洗眼来。
白足赤髭迎我笑,拒霜黄菊为谁开。
明年桑苎煎茶处,忆著衰翁首重回。
(皎然有《九日与陆羽煎茶》诗,羽自号桑苎翁。
馀来年九日去此久矣。

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和陶西田获早稻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
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
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
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
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
尚恨不持锄,未免騂我颜。
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
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

寄虎儿

独倚桄榔树,间挑荜拨根。
谋生看拙否,送老此蛮村。

和陶劝农六首

听我苦言,其福永久。
利尔耡耜,好尔邻偶。
斩艾蓬藋,南东其亩。
父兄搢梴以抶游手。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躞蹀身轻山上走,欢呼船重醉中归。
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
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

失题一首

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
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
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
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如今多白头。
江山万里将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残句阳虫陨羿丧厥喙

阳虫陨羿丧厥喙,羽渊之化帝祝尾。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

窈眇文章宜和寡,峥嵘肝肺亦交难。
峥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忽见秋风吹落水,遥知霜叶满长安。
诗成送与刘夫子,莫遣孙郎帐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