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兴诗词大全

清明

不扫先人冢,于今又一年。沧桑悲故里,烽火接新烟。

哭野多因战,招魂半在田。眼看墦祭者,不觉泪涟涟。

在捒连日淫潦,欲归不得,忽逢晴霁,喜而有作 其一

风定树还号,雨霁云犹湿。朝阳有畏心,徘徊上原隰。

水鸟带波飞,啄禽晒衣立。叉鱼渔荷蓑,割稻农戴笠。

日暮各还家,蛙在水中泣。欹枕一以听,阁阁鸣何急。

纤月细于钩,流光剧可挹。飞萤不避人,夜静穿窗入。

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古体九解 其二

妇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归张家郎。举案齐眉慕孟光,如胶如漆乐且未央。

哭董济亭夫子 其一

丧乱频年祸患并,脱身无计出围城;孔戡抗节还遭谤,龚胜忧时竟舍生。

半世刚方空自矢,一时毁誉太无情。奇谋未遂含冤死,地下教谁诉不平。

二十九日攻克施厝坪等处

捣穴千山暗,焚巢万马屯。从兹寒贼胆,直可达军门。

日落烽烟迥,风吹鼓角繁。乘劳须破竹,慎勿贷游魂。

再叠前韵留别沧洲 其一

共有离家思,閒谈夜不寥。都将孤客泪,洒向美人蕉。

雨暗青天湿,烟迷绿树遥。他乡重话别,愁听马萧萧。

咏史十二首 其七 隋

新林一战破平湖,南北全收入版图。南感有书成内史,太平无策报吾儒。

千金枉自遗杨素,一死方知误独孤。毕竟宇文除莫尽,他年留患在江都。

咏史十二首 其六 南北朝

五龙如虎斗方酣,胜负兵家已共参。百战河山归代北,六朝金粉艳江南。

临轩有例开齐、宋,亡国无端误释、聃。莫道金陵王气尽,隋宫芳草亦毵毵。

观物、观我八首 其四 神

下为河岳上辰星,正气岿然俎豆馨。正古圣王资教化,一时木偶窃威灵。

村巫作态非非想,妇女何知事事听。不信聪明兼正直,任人游戏似优伶。

自许厝寮避贼至集集内山,次少陵「北征」韵

皇帝元年秋,闰八月初吉。我遁于内山,潜伏野番室。

深林暗无光,白昼不见日。破屋两三间,茅茨杂蓬荜。

闭户深藏匿,逢人未敢出。涕泣望烽烟,皇皇如有失。

自顾流离中,有生不如勿。破产购一锥,报国心空切。

至今一回首,精神犹恍惚。不知历险艰,奔走何时毕。

侧身万峰巅,秋风吹瑟瑟。但见阵云飞,川原日流血。

人烟半萧条,鬼火互明灭。行行集集山,夙称生番窟。

浊水喷其中,日夜浪瀎潏。路盘苍穹高,石迸厚地裂。

一夫可当关,驷马不容辙。生平耽烟霞,到此暂心悦。

徒步随狙公,自拾枣与栗。哭类阮籍穷,狂等费贻漆。

一身坠蚕丛,传闻百无实。因思世人巧,益叹我躬拙。

徘徊望乡山,目极飞鸟没。凉飔从东来,飒飒动木末。

遥想故城里,狐鼠共巢穴。杀人如乱麻,街衢堆白骨。

往者擒贼王,陈兵太仓卒。未抽靴里刀,已失囊中物。

遂令劫运开,鬇鬡变蓬发。使我撄不测,志气长轸结。

同谋袖手观,含涕独呜咽。未识此时恨,何日得伸雪。

经旬宿荒崖,两脚垢不袜。枯木架绳床,逼窄仅容膝。

有时抱书眠,肱曲腰又折。有时泽畔行,青衫换短褐。

父老两三人,坐谈辄终日。道及当时事,满座皆战慄。

延我至其家,鸡黍竞罗列。一饭等千金,大义高巾栉。

回顾狮子峰,蛾眉才一抹。有弟滞牛山,多时悲契阔。

老母缺晨昏,思之如饥渴。路逢负戈侣,撞胸不敢喝。

所闻多异辞,两耳乱喧聒。彼众而我寡,有口向谁说。

桓桓林总戎,昨日方简卒。万骑出罗城,军容甚开豁。

猛如出柙虎,捷若搏云鹘。行见扫妖氛,贼徒争豕突。

况有斗六门,天堑险无匹。背城鼓而东,一战胜可决。

威过摧枯芒,势成破竹疾。屈指旬日内,匹夫可以夺。

又闻募乡兵,朝暮尤斯拔。横海戮长鲸,万弩伺俱发。

此谋如得就,大功可书碣。指日见升平,乾坤收肃杀。

嗟予走空山,于今已五月。一息气尚存,此念未容绝。

如何蝼蚁辈,偏觉肝肠别。甘心为异类,不复忧荡析。

攘攘著黄巾,为厉及妪{女目}。四顾遍豺狼,保身慎明哲。

岂不思请缨,空手难为烈。抚景自酸辛,吟诗聊度活。

寂寂红叶山,遥遥紫薇闼。此身虽在野,此心唯向阙。

安危大臣在,金瓯岂患缺。只忧道路长,献策终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