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诗词大全

信陵君救赵论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古北口观降夷步射复戏马驰射至夜

潮河北来几千里,夹岸穹庐杂军垒。夹闻汉官旌节至,惊咄欢迎竞罗跪。

抹额貂皮并系腰,胡妇赤脚胡儿履。中有老胡能汉语,瓣发一条银鼠尾。

告言天暖弓力弱,箭垛乞移三四咫。蹲腰搊目满弯弧,箭箭齐奔月儿里。

当轩赐与锦缠头,汉人喝采胡人喜。自矜长技正未竭,一跃上马事驰突。

珠帽半仄卖欹邪,铁骢骄嘶弄??。可怜人马如争巧,人藏马腹马人立。

翻身倒卧马背上,马尾鬅松乱人发。忽然马去不闻声,一路惊尘向空没。

满眼流星透烟雾,道是胡儿飞箭发。想见天山射雕时,意气雄豪谁可越。

骑归人散悄无諠,卸却牙旗卷秋月。

游塘候巡公四首 其二

沙堤月色晓朦胧,曾向朱门候相公。逢迎不意犹能惯,回首当年似梦中。

皇陵行

皇陵郁郁标淮甸,泗上诸峰尽相面。衣冠月出鬼前驱,剑玺昼扃人不见。

铜井沉沉碧砌寒,彩霞隐映红阑千。碧砌红阑松柏里,迢遥复道中天起。

石马阴嘶万岁云,灵风暗卷长淮水。深山大泽两缠绵,白虎朱雀纷后先。

日精月华相回旋,元气氤氲几百年。忆昔元朝赤县裂,争雄逐鹿俱豪杰。

一朝此地黄龙飞,蝘蜓鲸鲵徒溅血。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

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江左金陵扶地轴,汉家丰沛还汤沐。

复户蠲租父丈欢,重门列戟园陵肃。羽骑千屯护玉鱼,鬣封数仞堆金粟。

御碑突兀表劬劳,百里无人敢樵牧。流传八叶到神孙,孝敬先知重本根。

伏臈烝尝寺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貂褕中使日焚香,豸黼词官夜朝斗。

君不见骊山北邙尽蓁芜,五陵佳气空模糊。壮哉兹陵从古无,天长地久垂鸿图。

偶感十一首 其八

匹夫亦足关轻重,好共军门仔细论。吴楚不知收剧孟,夏人还解□□□。

望太行

北望太行山,嵚岑霄汉间。倚天开迭障,画地作重关。

车向羊肠转,人从鸟道还。一为苦寒曲,泪下摧心颜。

禁中遇雨

紫阁肃阴阴,重门寒意深。忽看百里雾,来作九秋霖。

洒道先清跸,沾花度禁林。楯郎方夹陛,雨立湿衣簪。

雪诗和苏韵十首 其一

阴风吹陇麦芽纤,岁尽玄冥令更严。园圃未春先缀蕊,乾坤如海欲生盐。

不妨积处堪高卧,预想晴来好曝檐。纵是未能坚作玉,渐看冰柱已垂尖。

赠庵中老僧僧解相人术少尝游历江南晚归庵中

早从祝发事栖岩,为礼名师每向南。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寄茅庵。
厨边引涧宁须汲,松下翻经几到龛。
若使焚香能证道,前身应说是香严。

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 其二

自笑名场久脱羁,敝庐岁岁理新茨。试看绕树空三匝,何似巢林寄一枝。

闲行蓬藋孤飞处,晏坐榆榜敛翼时。寂寞漆园千载后,心期应只许君知。